黛玉夜访宝玉,丫环恶言相对,拒不开门,黛玉疑是宝玉故意不见,含泪而归。
次日乃祭饯花神之日,黛玉见园中落花无主,又勾起伤春愁思,乃荷锄葬花,不由得感花伤己,哭了几声,一面哽咽,一面低吟"葬花词",以遣愁思。宝玉适至,表明心迹,二人又言归于好。
对美好易逝事物的珍惜,也是对自身际遇的寄兴,《葬花吟》中“尔今死去侬收葬,未卜侬身何日丧。侬今葬花人笑痴,他年葬侬知是谁”,集中反映了这种怜花与自怜相混杂的情感,盛开时越繁茂美好,落花时越是伤感,也是对黛玉命运的比喻。
黛玉葬花我觉得是一个非常好的事件来突出人物性格,林黛玉会为了一朵落花而悲伤,显示出这个人过于敏感,看见一朵落花都会想起自己飘零的身世,看起来是有美学的效果。但是感觉林黛玉有点过于悲观了,她父亲是一个地方小官,母亲虽然去世,却得外婆的喜欢,然后自己的表哥贾宝玉也是最喜欢她,她没必要这么伤怀感春。
但是这是文学人物,她要是不这样敏感,就没以后的那些事儿了。他要是不怎么敏感,怎么会和贾宝玉三番两次的闹脾气。怎么能推动情节发展呢?故事也就不会那么好看了。然后这个时间燕能很好的反映出人物性格。让人物更加的立体。读者会直观的感受到林黛玉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。
《红楼梦》这部小说,我觉得是四大名著中最好看的小说。他里面采用白描式的写法,采用了很多细节的描写。例如黛玉是从哪个门儿进到贾府的,贾府桌子上的杯子是什么样花纹的。每个人的衣服。羊是什么样儿的?都带的什么样的配饰?感觉看这部小说就跟看电视剧是一样的。很有画面感。感觉描写了一个精彩的女儿国。
贾宝玉是这女儿国里最可爱的一点绿。他对林黛玉的痴情。对家族的反抗。不爱学那些繁文缛节。就喜欢那些不务正业的东西。家里面唯一跟他志趣相投的就是林黛玉。可以说林黛玉是他的知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