单目秀

分享实用生活经验与百科知识的学习平台

李贺雁门太守行(李贺雁门太守行原文及翻译)

李贺写《雁门太守行》这首诗时年龄在20岁左右,因为唐宪宗元和二年(公元807年),李贺十八岁左右,即已诗名远播,元和三、四年间(公元808~809年),李贺写《雁门太守行》谒韩愈,又闻韩愈在洛阳,李贺往谒。据说,韩愈与皇甫湜曾一同回访,贺写了有名的《高轩过》诗。本可早登科第,振其家声,但“年未弱冠”,即遭父丧。当时,服丧“务必以三年全期为限,所以直到元和五年(810年)韩愈才与李贺书,劝其举进士。

关于此诗系年,有两种说法。第一种说法认为此诗作于唐宪宗元和九年(814年)。此时李贺24岁。

第二种说法,据唐张固《幽闲鼓吹》载:李贺把诗卷送给韩愈看,此诗放在卷首,韩愈看后也很欣赏。时在元和二年(807年)。此时李贺17岁。

李贺(790~816),字长吉。河南府福昌县昌谷乡(今河南省宜阳县)人,祖籍陇西郡。唐朝中期浪漫主义诗人,与诗仙李白、李商隐称为“唐代三李”,后世称李昌谷。

?《从军行》的作者是王昌龄,这首诗的写景部分在一二句。其描写的是看到的自然景色:青海湖上长云弥温,在湖的背面是绵延千里的雪山,边塞孤城与玉门关遥遥相望。这是通过实景的描写来为后面的抒情做铺垫!写的静景!

?《雁门太守行》为李贺所著,其写景部分写的却是一场战役!“黑云压城城欲摧,甲光向日金鳞开”两句写的是敌军黑压压的一片围住城墙,那气势好像要压垮城墙。说明的是敌人的多。然后再写我军情况,铠甲在阳光下熠熠生辉,我军严阵以待。以此说明我军的军容气势和决心…所以,这首诗的景其实写的是战役情况。写的动景!

控制面板
您好,欢迎到访网站!
  查看权限
网站分类
最新留言

    Powered By Z-BlogPHP 1.7.4